Being alone
现在的每周六成了自己的独处时间。
其实大四的时候就考虑过每周设立一天独处日,并且发誓读博前探完成都美食,遗憾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坚持。
独处日的模式并不复杂,就是几项简单的解压活动和城里闲逛。几项活动可以简单概括为学校日常活动的pro版本。虽然形式上没有太多创新,但由于这几项活动本身的参与人员很随机,再加上城里的复杂环境,即便我采用和学校一样的策略去探索,也很可能得到完全不一样的轨迹。举个例子,当你总是待在学校附近时,你其实已经“各态历经”了,如果当下的状态很不好,当你的行为相对固定,也很难transit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全新状态。 但如果你换了一个相对随机的环境,一样的策略,都可能诱发出全新的状态转移。因此随机的环境可能客观上能更好的刺激科研idea形成。
🤼:柔术馆其实给我和澡堂一样的“灵魂洗涤感”。这里大家无需打扮,穿衣平等。换上道服也就预示着自己该去解放天性了人生来就是动物,有社会性自然也应具有动物性。平日里大家表现出社会性是为了维持公平与秩序,从而更好的适应工作与生活。但我们工作与生活的根本不还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吗?有时候半天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,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动力,很可能是社会性主导了自己的生活,从而变得麻木。这个时候如果能够释放动物性,也许更有助于激发我们作为动物的“那份原始的欲望”,从而创造出需求。对我而言短时的肢体搏斗也许算是一个比较有效率且相对理想方式,没有熟人的注视,也没有出错招的羞愧感,仿佛周围的每个人都在求让你“不要脸”。
☕️:咖啡厅里总有“常驻嘉宾”和“特邀嘉宾”,在这里我能看到coding的码农,也有规划乐队的职业音乐人,还有停停走走的各种路人。不同的环境产生不同的磁场,即便做着相同的事,偶然间也能感受到那种灵感spark的感觉。
🛒;大概是”超市令人开心”已经成为膝跳反应了吧,这种欢快的氛围很难不让人觉得“未来可期”
🚇:往返地铁的时间让让我有了绝佳的podcast time,同时也不用勾头看手机了
由于是“独处”,所以每件事相比以往能做的更彻底,感受也更深刻了。渐渐的感觉到实验室并不是科研灵感迸发的地方,在实验室里的积累更像是“量变“的过程,而往往需要在远离自己熟悉的环境下,换一种心情和心态换来让idea迸发的那一个点,从而引出“质变”。上述几种活动虽然形式相对固定,来往人员却很随机,于是在这种随机环境下外加“独处”模式更容易让我打破现有思维,产生新的想法💡。有点像强化学习里把action固定然后随机化环境使得agent产生新的决策轨迹的感觉 读博本就是一个model free 的强化学习过程,一直在相似的environment 交互只能是一种贪婪式的学习方法,独处日这种模式或许能提供一定程度的exploitation trade off. 独处日的初衷不是为了获得灵感,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活出多个角色。